5月11日,2025年無錫市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暨職業院校辦學成果展示活動在崇安寺二泉映月廣場舉行,藝術設計學院以“非遺”文化傳承為特色,攜國家級非遺項目“無錫精微繡”和省級非遺項目“蘭陵吉祥圖案”共同亮相辦學成果展。
活動現場,無錫精微繡工作坊師生展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錫精微繡”教學成果,包括刺繡團扇、刺繡鏡子、刺繡口金包等,細膩的針法與創意設計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近年,我院通過“課程+社團+活動”三位一體模式,將精微繡融入美育課程,開設《錫繡藝術賞析》選修課,累計培養800余名學生,并面向留學生、社區開展非遺體驗活動,促進文化交流與民族團結。此次展示不僅彰顯了學校在非遺保護與職業教育融合中的標桿作用,更以現代創意賦予傳統技藝新活力,生動詮釋了“一技在手,一生無憂”的職教主題。
“非遺+”工作室以“非遺+創新”為主題,展出了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蘭陵民間吉祥圖案”代表性傳承人顧維憲先生的原作,以及學生們將傳統非遺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作出兼具文化底蘊與實用價值的文創冰箱貼、百福字譜、裝飾畫等系列作品,得到了與會嘉賓和行業專家的高度評價,也讓眾多參觀者愛不釋手。院聘教授、蘭陵民間吉祥圖案代表性傳承人顧維憲先生親臨展區,向觀眾講解非遺技藝,現場指導學生進行創作演示,在接受無錫教育電視臺采訪時表示:“職業院校是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非遺+’工作室的模式,我們不僅讓學生掌握傳統技藝,更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為非遺的活態傳承注入新活力?!?/p>
本次活動周由無錫市教育局、中共無錫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無錫市農業農村局、無錫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無錫市總工會、共青團無錫市委、無錫市中華職業教育社共同舉辦。
(藝術設計學院/文圖:朱旭明、顧昕明,審核:劉雪花、武漢)

